俄羅斯歷史教科書又惹爭議

資料來源:本會綜合外電報導

一本新的俄羅斯歷史教科書,因為合理化蘇聯時代大規模逮捕與處決的行為,再度引發爭議。

《俄羅斯歷史1917-2009》(A History of Russia, 1917-2009)是莫斯科國立大學兩位學者巴爾森科夫(Alexander Barsenkov)與弗多溫(Alexander Vdovin)合力完成的作品。此書以金頂的克里姆林宮為封面,試圖為史達林政權的各種壓迫行為找到合理的詮釋。包括古拉格群島的集中營、強迫性的集體勞動以及大規模流放特定族裔等,都被作者認為當政者的行為確實其來有自。

例如在談及1930年代大規模的逮捕與處決時,作者認為這是出於當政者對蘇聯內部敵對勢力的恐懼,相當合理:「被蘇聯官方政策所侵犯的數百萬人,組成了一支潛在的『第五縱隊』,此事並非空穴來風」。

至於談及史達林下令把克里米亞韃靼人(Crimean Tatars)、車臣(Chechens)、印古什人(Ingushs)與梅克人(Kalmyks)大規模流放到西伯利亞與中亞地區的作為時,作者則提出,是因為這些族裔可能有與外敵串通的危險。雖然許多歷史學家早有許多證據駁斥此種觀點。

而瀰漫此書的反猶觀點,也受到外界的抨擊。例如二次大戰後蘇聯官方對猶太人就業與陞遷的限制,作者認為是出自「西方對猶太裔日漸增長的同情,讓這些猶太人可能受到利用,反過來為美國戰略利益服務」。

儘管引發不少爭議,但支持者們則讚揚此書充滿愛國主義以及對祖國的熱愛,這有助於為蘇聯與後蘇聯時代搭建起承接的橋樑。批評者則指出:「這種支持蘇聯、支持共產黨與支持史達林的教科書出版之所以可能,是因為列寧、史達林黨人所犯下的各種違反人道罪行,從來沒有被法律追究或譴責」。莫斯科國立大學校表示,他們將暫停在課堂上使用本書。

這種歷史記憶的爭端在俄羅斯不是第一次發生,從教科書對於史達林的歷史評價、史達林雕像是否重回地鐵站、或史達林高居歷史人物排行榜高位等,都曾引發各方紛爭,就連俄羅斯的統治者也難以達成共識。

例如今年適逢二戰結束65週年,俄羅斯盛大慶祝「衛國戰爭勝利」。總統梅德韋傑夫(Dmitry Medvedev)觀點是:「史達林對自己的人民曾犯下了大量罪行。雖然他曾做出過許多貢獻,在他的領導下國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他對本國人民也做出了不可饒恕的事情」。但總理普丁(Vladimir Putin)則在多次談話中,將史達林及衛國戰爭勝利連在一起,認為是他帶領蘇聯打敗法西斯,難掩對於蘇聯曾是世界強國的懷舊與嚮往。隨著兩人都有可能投入2012年大選,史達林主義是否會在俄羅斯再度復活,也持續成為外界矚目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