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奧爾格·埃爾澤—試圖暗殺希特勒的那個人

資料來源:德國之聲中文網2015/4/10報導

70年前,希特勒的行刺者—格奧爾格·埃爾澤在達豪集中營遭納粹謀殺。這位希特勒暴政的抵抗者從未像另一位抵抗運動骨幹—馮·施陶芬貝格伯爵那麼出名。其實,他有過真正的機會,改變世界。

那不過是13分鐘,讓格奧爾格·埃爾澤(Georg Elser)的計劃功虧一簣。他意圖用炸彈在慕尼黑貝格勃勞凱勒(Bürgerbräukeller)啤酒館將希特勒及納粹領導層一鍋端。演講完後,希特勒與政府的代表一起比原定時間提前13分鐘離開了酒館。埃爾澤並無任何疏忽。此前,他做了最精確的計算。藏匿在貝格勃勞凱勒啤酒館一根柱子內的炸彈按埃爾澤所定的時間準時引爆。對爆炸力的計算也完全正確。希特勒講台後的那根柱子斷裂,頂上的天花板掉下,掩埋了7名納粹成員和1名女招待。

為實施刺殺方案,埃爾澤用了整整30個夜晚。每晚,他都要藏在啤酒館內,直到酒館鎖門。此後,他在柱子上做手腳,以置放炸藥,而且做得天衣無縫,讓人無法從外面發現有任何變化。然後,他製作炸彈。一切都是單人行動。他沒有任何幫手。這名專業木匠天生具備了精確性、巧妙的手工能力和堅忍性格。在1920年代,他以當年第一名的身份通過木匠學徒考試。1903年在赫爾馬林根(Hermaringen,屬巴登符騰堡)出生的埃爾澤,家境貧困,他的父親酗酒,母親深受其苦。

埃爾澤不能容忍所經歷的社會不公。以後,在世界經濟危機造成的混亂中,這一感受更為強化。1928年,他甚至加入了共產主義的「紅色陣線戰士同盟」。不過,他並沒有成為一個典型的黨員、一個意識形態的忠實信徒。埃爾澤看重的是獨立和思想自由。

一個有遠見的人

1937年和1938年間,埃爾澤在一家儀錶廠當工人,他親眼看到了,德國如何在為一場大規模戰爭而加緊武裝自己。納粹耀武揚威的盛大遊行和反人類的宣傳讓他難以忍受。至遲在1938年慕尼黑協定的簽署後,埃爾澤完全清楚了:一場戰爭將接踵而至。阻止戰爭爆發的渴望在埃爾澤心中與日俱增。

埃爾澤知道,光散發傳單無法實現這一點。必須採取一種極端的、非同尋常的手段,而且,僅僅讓希特勒喪命是不夠的,還必須除掉納粹的整個領導層,從而保障納粹政權的永久性終結。而貝格勃勞恩啤酒館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最理想場所。全體納粹要人每年都來這裡,紀念1923年希特勒在此發動的未遂政變。

還在德國國內其他很多人鼓足勇氣起來抗爭前很久,埃爾澤就已作出了自己的決定。而整個事情一定要快。對此,他也是清楚的。因此,沒有時間同其他人商議複雜的組織工作,而且,有其他知情人,便可能帶來大的危險。不過,埃爾澤絕非一個與世隔絕的踽踽獨行者。

他愛好社交和音樂。他熱愛生活,但常常沉默,陷入沉思。雖然他和教會這樣的機構沒有什麼共同語言,但在刺殺行動前的一段時間裡,他常去教堂。正如他在被捕後所作的供詞那樣,他不絕望,他只是在祈禱中尋求安慰,他採取刺殺行動並非出於勇氣,而更多地是一種絕地反擊,是為了避免流血、避免一場徹底的災難。因此,他認為,刺殺行動是合法的。

埃爾澤之死

埃爾澤沒有等到炸彈爆炸。他要逃往瑞士。這是非法的。豈料,還在過境時,他就被逮捕了。他口袋內裝有關於炸彈製造和刺殺地點的材料。粗看之下,這似乎很不專業,其實,它反映了埃爾澤的良苦用心。他本來希望,這些材料能證明他是作案人,從而保護他不被遣送回德國。在先後被關押在多個不同的監獄後,埃爾澤被送至薩克森豪森集中營,最後被送入達豪集中營。

集中營頭目當時收到的關於應如何除掉這名特殊囚犯的一份命令如今還保存著。根據該命令,他應像是在一次空襲中挨炸那樣死去,而且,事情要悄悄進行。的確,1945年4月9日,埃爾澤被殺害。是後頸一槍。而僅僅一個月後,戰爭便宣告結束。

一位長期被輕視的英雄

德國國內對這位勇士的紀念後來才出現。事情起於1960年代。當時,一名歷史學家發現了納粹對他審訊的原始記錄文件。審訊記錄提供了有關埃爾澤人品的很多信息。記錄顯示,儘管連日遭受酷刑,埃爾澤仍王顧左右而言他、盡力作出機敏的和模棱兩可的回答,堅不暴露自己的信仰。

1950年代時,依然還有太多的老納粹分子,他們相信,貝格勃勞凱勒啤酒館刺殺案是英國情報機構所為。當時,人們也不怎麼願意紀念一名同情共產主義者的人士。埃爾澤身後沒有利益集團。他不過是一名單干者。遲至1998年,埃爾澤的家鄉柯尼希斯布龍(Königsbronn)才設立了紀念館。2011年起,柏林有了一座紀念雕像。一個公民勇氣獎項,以及不少街道、廣場和學校以格奧爾格·埃爾澤命名。本週起,一個更詳細介紹埃爾澤生平的新影片與公眾見面。位於柏林的德國抵抗運動紀念館負責人、歷史學家施泰因巴赫(Peter Steinbach)和圖赫爾(Johannes Tuchel)這樣寫道:「看來,格奧爾格·埃爾澤進入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集體記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