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於促轉會」記者會新聞稿|2021/2/27​

行政院「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促轉會)任期即將於今年五月底屆滿,長期關心轉型正義的「臺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真促會)今日(27日)召開記者會,期望促轉會在任期結束前,致力規劃未來轉型正義工作如何由相關部會承接,使得臺灣對於威權統治經驗的反省與處理,能深入國家體制,讓轉型正義的推進有助打造臺灣的民主文化。

真促會理事長陳嘉銘表示,2018年成立的促轉會,依據「促進轉型正義條例」(促轉條例),自去年(2020年)延任一年後,近日關於促轉會是否再度延任的話題逐漸出現。真促會肯定民進黨政府成立促轉會,這是國民黨政府做不到的,但是任務型、階段性的促轉會,若是一再延任,真促會認爲並不適宜。轉型正義工作敏感而且重大,與政黨的公平競爭,和政治參與者的榮譽都關係密切,做得好有助於共同體的團結和民主深化,但是程序或是概念不周全,往往會導致更大的社會不信任,反而傷害團結和民主。

真促會理事陳翠蓮表示,促轉會運作三年以來問題不少,包括成員參與程度落差極大、一直停留在資訊蒐集階段遲遲未有上位決策、核心任務推動力道不足等等,以致成效不彰。陳翠蓮指出,民進黨政並未真正用心推動轉型正義工作,只是讓促轉會一再延任,甚至聽說促轉會將持續到2024年,只是為了向選民交代,希望這只是傳聞。她提醒,2016年蔡英文總統就職演說宣示,會以最誠懇與謹的態度處理,挖掘真相、彌平傷痕、釐清責任,讓過去的歷史不再是台灣分裂的原因,而是一起往前走的動力。這是蔡總統的公開承諾。

由於促轉會任期將屆,陳翠蓮建議促轉會儘速推動《促轉條例》規定的核心任務:一、完成威權統治與白色恐怖完整調查報告,目前促轉會的「轉型正義資料庫」其實是軍法審判資料庫,這只是威權體制的一環,無法說明黨國威權體制下的黨、政、軍、特運作模式與特質,與台灣社會的受害情形。二、清除威權象徵,尤其中正紀念堂是最具代表性的威權象徵,促轉會建議怎麼做,這是法定職權,不能推給文化部。三、《促轉條例》第四條與第六條都再三提示「追究加害者責任」,至目前為止,促轉會偏重撫慰受害者,但對加害者調查、責任追究幾乎未處理。四、後續各行政部門銜接方案、推動步驟,以及必要的修法立法相關草案。

真促會理事黃長玲表示,無論是從法治精神或是民主深化而言,促轉會都不宜再度延長任期。根據立法精神,促轉會的定位是任務型及過渡型的機關,雖然條例允許延長,但是任期一再延長,有違法治精神。就民主深化而言,轉型正義是對威權統治經驗的處理及反省,以台灣經歷長期威權統治而言,促轉會的角色應該是對於轉型正義工作的整體擘畫,並在任期結束時橋接移轉至相關部會,這也是促轉條例本來的精神。黃長玲認爲,唯有讓威權統治經驗的反省,在國家機關內部擴大,捲動公務體系中更多的成員,才能讓轉型正義呈現集體反省的意義。執政黨也許想便宜行事的用促轉會延任來宣示自己重視轉型正義,但是此一做法其實是將轉型正義工作圈限在一個幾十人的委員會裡面,反而讓應該學習面對並思考威權經驗的相關部會持續置身事外,讓轉型正義停留在國家體制的一個微小角落中。

陳嘉銘理事長最後表示,真促會要提醒蔡政府,根據促轉條例,撰寫總結報告的任務才是促轉會最重要的工作,所有的實質權力都是為了輔助這個終極目標。後續法案的規劃和任務銜接,也是建立在總結報告的內容作出建議,也才能開始執行法案。許多與轉型正義的重要事項,執行比規劃更困難,中正紀念堂的處理即為一例。蘇院長若是一再延任促轉會,就等於是持續規避執行責任。既然民進黨政府已經完全執政,希望蔡總統不要讓他的支持者因為她任內對轉型正義工作的執行有限,感到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