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三事件64週年
今年是澎湖七一三事件六十四週年,國防部由副部長趙世璋,陪同幾位當年流亡學生出身的退役將領,到澎湖馬公的「七一三事件紀念碑」獻花致祭。根據媒體報導,這是軍方首度為此正式承認錯誤。但出席的國防部前副部長王文燮為713事件從未開槍的「翻案」之說,則與坊間流傳的紀錄未盡相符。
1949年7月13日,約8300名自山東輾轉遷徙到澎湖的流亡師生,原本期待能在台復學,但因澎湖地區駐軍缺兵,被軍方強迫徵召入伍從軍。帶領師生逃難的聯合中學校長張敏之和分校校長鄒鑑,向澎湖防衛司令官李振清,及所屬39師師長韓鳳儀據理力爭無效。最後軍方採取暴力手段,不但開槍威嚇,甚至刺傷學生。師生只好被迫接受軍方安排。但張敏之仍不放棄為被迫從軍學生爭取復學的計畫,頻繁地以書信與外界聯繫,向在台的山東同鄉求援,並斥責軍方惡行。
在這樣的背景下,又碰上軍方人事傾軋風波,彼時羅織匪諜案是打擊異己最有力的工具。張敏之等人成了這場惡鬥的犧牲品。張敏之、鄒鑑及多名學生,被誣指為中共潛台地下工作人員,送至台北嚴刑拷打。張敏之、鄒鑑與其他五人於1949年12月11日在台北馬場町遭槍決。另有四十一人羈押入獄,受九個月的感化教育,六十一人歷經酷刑,受到管訓或個別監管等不當對待,全案株連師生一零九人,因而被列入黑名單者更不計其數。
此案由於發生期間甚早,加上牽連人數眾多,向來被稱為白色恐怖第一案。但早年囿於戒嚴氛圍,雖有個別山東大老或家屬透過關係,欲追求案情平反,都沒有太大成果。1996年開始,民進黨籍立委謝聰敏、國民黨籍立委高惠宇與葛雨琴等人,聯合提出「戒嚴時期叛亂及匪諜案件和不當審判補償條例」,才為後續的補償與平反打開窗口。另外,家屬爭取在澎湖立碑,以昭告後人記取教訓,也在2007年由內政部核定興建,2008年底已經完工。
在國防部邀請下回到澎湖的退役將領王文燮,他在現場回憶起案發當天場景時,表示:「當時最多三、四千人,沒有八千人那麼多,那時架著刺刀的日式九○機槍就架在司令台兩側,學生被手持上著刺刀步槍的國軍團團包圍…背後幾乎都被刺刀頂著,那時確有兩學生因大喊「要當兵,我們不幹」,結果被國軍用刺刀刺傷架出去」
根據媒體報導,王文燮說,所謂「七一三事件」就這麼簡單,哪有甚麼血流成河?被刺學生是因喊了一聲「我不幹」,被捅了一下後,現場就沒人敢再喊。
不過根據同樣出身山東流亡學生作家王鼎鈞在《關山奪路》一書中的紀錄卻是:「…學生舉手呼喊『要讀書不要當兵』,士兵上前舉起刺刀刺傷了兩人,司令台前一片鮮血。另有士兵開槍射擊,幾個學生當場中彈。三十年後,我讀到當年一位流亡學生的追述,他說槍聲響起時,廣場中幾千學生對著國旗跪下來。」
延伸閱讀:
澎湖山東流亡師生案(林傳凱等)
歷史的烙痕(七一三事件當事人劉廷功回憶錄)
十字架上的校長(張敏之遺孀王培五女士回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