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清共歷史仍然引發爭議
資料來源:亞洲週刊第26卷第3期報導(2012/10/28出刊)
印尼總統尤多約諾在副總統布迪奧諾、各國家機構首長及文武高官陪同下,十月一日上午前往雅加達郊區鱷魚洞主持悼念革命七烈士儀式,平面或電子媒體對該事件甚少報道。自前總統蘇哈圖(按:即蘇哈托)執政時代,十月一日被定為「建國五原則神聖日」,意謂印尼憑建國五原則精神挫敗印共被指牽涉的政變,國家元首每逢這天必親臨主持紀念儀式,但近年來人們已把該節日遺忘,因為許多相關史實真相仍未大白。
一九六五年九月三十日晚上,第一任總統蘇卡諾侍衛團副團長溫東中校發動政變,綁架殺害陸軍總司令雅尼將軍和其他五名將領及一名初級軍官,把屍首掩埋在稱為鱷魚洞的偏僻村落,七人後被封為革命烈士;在日惹,同時也發生陸軍軍官遭政變集團綁架和殺害事件。當時由陸軍少將蘇哈圖擔任司令的陸軍戰略後備部隊與沙爾沃艾地准將(尤多約諾的岳父)所指揮陸軍教導團(特種部隊)聯合展開軍事行動,收復在首都被叛軍所佔多個主要據點,政變陰謀宣告失敗。
政變發生後不到七十二小時,陸軍和右翼政黨及社團即指出,國會第四大黨印尼共產黨(印共)涉及流血政變。十月四日,數千名大學生聯合回教、天主教、基督教和其他右翼政黨及團體成員在總統府示威,第一次喊出要求禁止和解散印共及其屬下團體。此後直至六六年底的一年多歲月中,陸軍與宗教團體尤其是最大回教團體回教士聯合會(NU)及屬下安梭(Ansor)青年團成員,在多個地區展開剿滅印共黨員及支持者行動,造成至少五十萬人死亡,另有數十萬人被捕,未經審判即遭長達五至十年監禁。
蘇哈圖上世紀威權統治印尼三十年,雖為印尼現代化和工業化奠下基礎,並在改善民生和穩定東南亞局勢等方面作出巨大貢獻,但被指須對一系列嚴重踐踏人權事件負責,尤其是一九六五至六六年發生的大屠殺。
至於遭殺害人數,至今仍眾說紛紜,從二十萬至三百萬之間,客觀估計為五十萬人,受影響者近千萬人。第四任總統瓦希德九九年底上台後,曾以國家元首和回教長老身份對受害者及其家屬道歉,並推動全國大和解,但至今效果不彰;連當年領導安梭青年團與軍方合作剿共的瓦希德的叔父尤淑夫哈欣也大力反對。
半官方全國人權委員會於二零零八年六月成立特別調查小組,對大屠殺展開長達四年多調查,親自訪問受害人和證人共三百四十九人,以及視察發生大屠殺的地點。委員會作出結論,一九六五至六六年期間發生了嚴重違反人權事件,調查結果於今年八月交由最高檢察署作進一步偵訊。檢方多次表態,由於涉及大屠殺者多已去世或年事已高,審訊工作不容易,進行全國大和解是可行辦法。政變中遇害將領後裔如雅尼將軍的女兒阿墨麗雅、在軍方剿共行動中被擊斃的前印共總書記艾迪的兒子伊爾哈姆多年前已積極推動全國大和解,但至今未有顯著成果。民間提出尤多約諾仿傚當年瓦希德對受害者家屬道歉,但這項要求最近也遭回聯部分長老反對。因此,和解之路仍將漫長。
美國導演歐本海默(Joshua Oppenheimer)不久前在多倫多電影節中推出他製作的紀錄片《屠殺行動》(The Act of Killing),內容描述一九六五大屠殺事件,主角是來自棉蘭的電影票黃牛安哇爾,他在片中現身說法,敘述當年曾親手殺死印共及其支持者百餘人包括華人在內的往事。該片可能於十月底在全國人權委員會放映,預料將引起震撼。
雅加達《時代週刊》週前也推出長達六十頁的封面專題《一九六五年劊子手告白》,其中有十多篇是訪問曾參與屠殺印共及其支持者的回教人士,他們都是曾被印共迫害的回聯、安梭青年團和回教大學生協會成員。在訪談中,他們對當年的作為全無悔意,因為對象是無神論者或異教徒。
和解之路仍然漫長
有評論指出,自蘇哈圖倒台後,軍方或官方有關六五年政變前因後果論說遭到顛覆,左翼集團甚至指印共牽涉的九月三十日事件是由蘇哈圖主導。對於最近出現的大屠殺追憶報道,回教界已作出反彈,認為無視印共曾犯下許多罪行,如一九四八年曾殺害四千名回教教士和經學院院士;六十年代初土地基本法出爐後,各地印共分子強行進行土改等。現任安梭青年團團長努斯倫指出,如今,在討論會或報章上出現的大多是指責軍方、回聯和安梭青年團成員殺害印共人士的言論,但對印共曾殘暴對待回教界的事實卻避而不談。他認為,這是偏頗和有失公正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