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的「轉型正義」難題

資料來源:中央廣播電台2014/7/7報導

本屆世足賽哥倫比亞的驚奇之旅在四強止步。20年前也就是1994年的世足賽,奪冠大熱門的哥倫比亞對上美國隊,卻因一記烏龍球爆冷遭到淘汰,踢進烏龍球的隊長艾士可瓦(Andres Escobar)回國後就遭到球迷槍殺身亡。哥倫比亞足球自此進入完全沈淪。經過整整二十年的生聚教訓與轉型,哥倫比亞的足球才又再次登上世界舞臺。

哥倫比亞的足球轉型有成,但哥倫比亞的政經社會卻面臨「轉型正義」的嚴峻挑戰。哥倫比亞現任總統桑托斯(Juan Manuel Santos)在年中選舉獲得勝選。桑托斯的連任固然可視為選民對政府與共黨游擊隊「哥倫比亞革命軍」(FARC)媾和談判的信任投票,但哥國近半世紀的內戰可能就此終止嗎?哥國真能就此享有實踐「轉型正義」所帶來的永久和平?

所謂「轉型正義」泛指新興民主國家對過去威權政府暴行與不正義行為的彌補,亦就是對過去加害者罪行的追究、對過去不當利益的追討、對歷史不正義象徵的平反與清除。但哥國內戰持續近50年,且其間軍、文政權輪替多次,「轉型正義」之實踐難上加難。

FARC成立於1964年,是南美洲規模最大、歷史最久的反政府遊擊隊組織。該組織最初只是尋求土地改革的農民運動,但自20世紀80年代起因涉足毒品走私、綁架人質等活動,組織形象急劇惡化。據統計,過去50年來該組織與政府的衝突共造成逾20萬人身亡,400多萬人失蹤,數以萬計的人流離失所。

根據哥倫比亞「國家補償與和解委員會」(NCRR)在2005年成立的「國家歷史記憶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Historic Memory)公佈的調查報告,從1958年開始的哥國內部武裝衝突至少造成22萬人喪生。2013年8月公佈的一份名為「夠了!戰爭與尊嚴的記憶」(Basta ya! Colombia: Memorias de guerra y dignidad)的總結報告發現,超過八成的罹難者是平民,只有18%的死者是軍警、遊擊隊與準軍事部隊。如果換算成該國的人口比例,1958年至2013年間每10人中即有3人因內戰而喪生。

2002年至2010年間擔任哥國總統的烏力貝(Álvaro Uribe)因其父於1983年在FARC企圖綁架中喪命,故其任內對該組織採強硬手段,美國的「哥倫比亞計劃」(Plan Colombia)援助經費也從2001年的3.8億美元增至2004年的4.6億美元,至2008年該計劃之非軍事援助更高達13億美元。

桑托斯雖曾在烏力貝總統任內擔任過國防部長(2006~2009年),但他並不認同烏力貝對付FARC的強硬立場。2013年11月6日哥倫比亞政府與FARC宣佈雙方已達成部分和平協定,次日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發表聲明對此表示歡迎,並希望雙方能夠成功就剩餘問題達成協議。

今年6月大選前FARC雖表明在年底和平協議簽定之前,他們絕不會入獄服刑,也不會就此放下武器、宣布停戰,但已達成的共識包括在土地改革、政治參與及毒品走私等議題上合作。儘管毒品對FARC來說是主要的收入來源,但桑托斯還是對他們有信心,相信只要決策者放棄毒品,其下的組織也會嚴守紀律。但烏力貝的代理人、極右派的茱露艾加(Oscar Ivan Zuluaga)堅持不與武裝份子有任何瓜葛,其支持者認為桑托斯過度妥協會使FARC享有太多政治實權,而非懲罰。茱露艾加不僅要求桑托斯在和平協議中禁止FARC參政,並使其接受審判。

今年4月17日過世的魔幻寫實主義大師、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加西亞•馬奎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 曾在1996年4月12日罕見地受邀對軍方演講。他在題為「一個和我們不同的世界」的演講中深刻地描繪軍人和老百姓的世界是如何的大不相同,馬奎斯在演講結尾中說「如果各位將來都能在背包中帶一本書,對我們軍民雙方都會是件好事。」這段話固然有諷刺軍人不愛讀書的意味,但如何解決哥倫比亞「轉型正義」的難題,對倫敦政經學院及哈佛大學出身的桑托斯總統而言恐怕也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