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倒退,由小見大

黃長玲(台大政治系副教授,曾任婦女新知基金會董事長)

本文刊登於 2009/05/12 中國時報言論廣場

 

對於近來各方強烈反彈的集會遊行法修正草案,媒體報導馬總統親自出面協調,希望法律朝寬鬆的方向修正。馬總統的努力是否能化解外界對於民主倒退的憂慮,還有待觀察。筆者想指出的是,民主倒退的情形,往往由小見大,不只表現在白紙黑字的法律文字而已,也包括施政風格及掌握公權力者的心態。

 

母親節前夕早上,婦女新知基金會在龍山寺前舉行記者會,希望爭取單身以及同性戀女性收養小孩及人工生育的權利。當天在場的工作人員加上媒體採訪的記者,沒有超過二十人。在熙來攘往的龍山寺前的這場記者會,除了吸引少數好奇民眾停下詢問及觀望外,只不過是民間團體進行的簡單活動,對於民主社會而言,應該是稀鬆平常的事。然而,當天早上基金會的工作人員接到萬華分局警員的電話,想知道活動的性質、可能參與的人數、以及是否有政治人物出席等等。不僅如此,十點 鐘記者會開始時,也有一位警員到場。筆者在現場參與記者會,不但同情基層警員的辛勞,也對於警政高層企圖全面監控所有的集會遊行而感到荒謬及憤怒。

 

從去年十一月陳雲林來台,引發群眾示威與警方執法過當的爭議後,社運界強烈瀰漫台灣民主倒退的感受。這個感受,筆者相信馬總統、劉院長、乃至於在立法院 掌握多數席次的國民黨團,要不然是毫無所覺,要不然是毫不在意。然而,這樣的感受,並非空穴來風,都有真實經驗的基礎。上述婦女新知基金會的經驗,是過去這半年中許多社運團體共同的經驗,只要有任何群眾性的戶外集結,無論是示威抗議或僅僅是個記者會,都會接到警方詢問的電話。這種關切,不但引發人民的反感憤怒,也增加基層警員的工作負擔。

 

問題的癥結其實非常清楚:目前政府仍然抱持人民需要管理的威權心態。這種對於人民集會結社監控態度,要說是對人民基本公民權毫無影響,顯然自欺欺人。

馬總統上任前及就任以來,有過不止一次談話,表明對人權價值重視。然而,不止是王卓鈞署長統領警政系統對待集會遊行方式,與他揭櫫的人權理念背道而馳, 有些部會首長在決策過程中,也完全缺乏對於人權價值體認。最近台灣景美人權園區改名事件就是最好例子。文建會在決策過程中,有明顯的行政疏失。雖然文建會對外宣稱曾開五次諮詢會議,然而不但會議缺乏人權團體及政治受難者的參與,在會議記錄中也完全看不出有任何出席者建議改名。文建會逕自改名的決定,在人權團體及政治受難者抗議後,文建會除了敷衍性的表示會將人權二字放回園區名稱外,不但沒有停止藝文團體進駐的徵選作業,也對於園區相關規畫是否確立以人權歷史及教育為核心,沒有具體回應。

 

除非馬總統的人權價值是打算光說不練,否則像文建會黃碧端主委這樣,在決策風格及過程上可以如此漠視國家元首所認肯的價值,就民主國家的運作而言,實在令人覺得匪夷所思。

 

所有的民主政府都是民選政府,但是並非所有的民選政府,在民主價值的實踐上都能贏得人民或其他國家的尊敬。美國在小布希總統任內的民主倒退是舉世公認,不但使得美國在自由世界中喪失領導威信,也備受歐洲盟邦的輕視。

 

台灣只是個年輕的民主國家,嚴格來說,還在持續民主化的過程中,民主的實踐不進則退。在這樣的情形下,如果政府還以威權監控心態來對待人民集會遊行的活動,如果國家元首信誓旦旦強調人權價值的同時,政務官的施政卻明顯表現出對這些價值的無知與漠視,那麼台灣人民終究只是有個民選政府而已,並沒有真正成為民主國家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