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總統承認國家在51年前一場慘案中的責任
資料來源:節錄自法國國際廣播電台中文網2012/10/24報導
法國總統奧朗德10月17號通過愛麗舍宮的網站發出公告,以法蘭西共和國的名義承認51年前,1961年10月17日法國警方在對巴黎的阿爾及利亞示威民眾進行了「血腥的鎮壓」。奧朗德的舉動在法國政壇引起不小的震動,左派表示歡迎,認為國家元首敢於直面歷史陰暗面。右派則說現在不是揭歷史瘡疤,懺悔的時候。
有分析認為奧朗德簡短的公告實際上是一箭雙鵰,即實現了他在總統競選期間的承諾,同時也是為他年底前出訪阿爾及利亞做準備。
短短44個字的公告字斟句酌,是這樣寫的:「1960年10月17號,一些爭取獨立權利的阿爾及利亞人,在遊行中遭到血腥鎮壓。共和國明確承認這一事實。在悲劇發生50年後,我向死難者致哀。」
有媒體注意到,奧朗德在公告中並沒有向死難者道歉,也沒有提到慘案中阿爾及利亞人死亡的人數和歷史背景。儘管法國政府已經依據法律,把一部分與這段歷史有關的資料公開,但當年警察和司法部門的檔案現在仍舊處於保密階段,要等到25年以後才能公諸於世。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能對確切死亡人數下定論,只能估計在30到200人之間。
慘案發生的歷史背景
1961年10月,阿爾及利亞要求獨立的戰爭已經進行了七年,當時法國總統是戴高樂將軍,愛麗舍宮的密使和阿爾及利亞獨立運動主力軍,「民族解放陣線」(Front de Libération Nationale)之間的談判也已經開始。為了給法國造成壓力,「民族解放陣線」製造了一系列針對法國憲兵和警察的恐怖活動。
據史料記載,1961年年初到十月份,恐怖活動共造成近百人傷亡,執法人員和阿爾及利亞人之間關係十分緊張。在這樣的局勢下,巴黎警察局長巴蓬(Maurice Papon)在10月5號發佈宵禁令。兩天以後,成千上萬的阿爾及利亞人在「民族解放陣線」的組織下走上街頭,進行抗議。隨後就發生奧朗德總統的公告中提到的「血腥鎮壓」。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這個悲劇一直被認為是阿爾及利亞戰爭中的一個片段。直到1997年巴蓬以違反人道罪受到審判時,這個悲劇才真正進入公眾的視線,引起關注。法國左派政黨,尤其是法共,曾要求政府公開承擔這場悲劇的責任。2001年,社會黨人德拉諾埃當選巴黎市長後,曾在巴黎聖米歇爾橋上鑲嵌紀念牌,承認有阿爾及利亞人在此死於警察手下。2011年,當時的社會黨總統候選人奧朗德,參加了紀念1961年10月17慘案的活動,並且表示應該尊重歷史事實。
法國政壇的有關分歧
有分析認為,奧朗德敢於觸及這個法國歷史的禁區,也是為了顯示他和已故前社會黨總統密特朗,以及右派總統薩科齊的不同,同為社會黨人的密特朗,在執政期間始終對阿爾及利亞問題保持沉默,而薩科齊一直堅持「不懊悔」的態度。
奧朗德公報發出以後,法國各個政黨紛紛表態,左派政黨稱讚總統的勇氣。右派政黨則不盡認可奧朗德的做法,人民運動聯盟(UMP)領導人之一雅各布(Christian Jacob)說,儘管他們不否認歷史事實,也不會忘記死難者,但是總統把整個共和國都捲進去的做法十分不妥,而且現在國家經濟很不景氣 ,不需要這樣不停自我反省的舉動。而極右派政黨,國民陣線(FL)主席勒龐(Jean-Marie Le Pen)說,奧朗德的做法會引起原籍阿爾及利亞的移民後代對法國的敵意。
奧朗德為出訪阿爾及利亞做準備
從簡短的公報來看,奧朗德用詞十分謹慎,並沒有提到反思或懊悔這些詞。法國負責老兵事務的副部長阿里夫(Kader Arif)對媒體表示,總統並不是在反思或者懊悔,他只是要正視歷史,他說總統之所以選擇簡短公告的形式,而沒有做正式講話,也是因為他不希望揭開舊的傷疤,火上澆油。
奧朗德十二月份將出訪阿爾及利亞,現在發表公告既是他在競選期間承諾的延續,也被看作是他在為出訪做準備。左派傾向的《解放報》甚至指出,奧朗德對阿爾及利亞有個人的感情成分。當年他在法國政治學院時曾到阿爾及利亞實習。後來在社會黨擔任要職後又先後兩次出訪,據說他對阿爾及利亞有良好的印象。
總統顧問普瓦尼安(Bertrant Poignant)也對解放報表示,奧朗德希望在五年的執政時間內,能夠成功簽署並批准一份法國-阿爾及利亞友好條約,這一定會在阿拉伯世界引起共鳴。因此,在出訪之前,要正視和處理一系列具有象徵意義的問題。阿爾及利亞媒體和有關協會普遍對這份公告給予積極的評價,並希望法國在承認殖民罪行的路上能走得更遠。阿爾及利亞總理也歡迎來自法國的「良好願望」。他認為法國總統的到訪,有助於兩國在不遺忘的基礎上,翻過歷史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