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將軍造就普世管轄權

黃文雄|中國時報 2006/12/15

曾經殺害數千人的智利前獨裁者皮諾契特將軍逝世了。逝世之日正好是十二月十日國際人權日。近日全球媒體在大量報導之餘,都注意到了其中的諷刺,但卻似乎忽略了另一組深具人權意義的時間巧合。

 

在二十世紀(尤其是冷戰時期),有眾多獨裁者,不只是第二和第三世界如此,連第一世界也是不乏人(想想西班牙和葡萄牙)。而皮諾契特之所以 特別有名,有其原因。他是第一個旅行國外時被以「普世管轄權」之名逮捕起訴的獨裁者。那一年是一九九八年,也正是世界人權宣言五十周年。但這還不是唯一的巧合。

 

極多獨裁者在掌握權力時殺人如麻並貪汙腐化;被迫下台時也多能攜帶財富到國外去做寓公享福,甚至在周旋於旅居國「上流」社會之餘,還圖謀東 山再起:獨裁者幾乎是一門一本萬利的「生意」。皮諾契特可又比其他獨裁者風光多了。藉美國中央情報局之助推翻殺害了民選左派總統阿葉德之後,他以自我任命的總統之尊統治智利十幾年。一九九○年卸任前又以不追溯血腥的既往為條件,迫使國會任命他為終身參議員。因此一九九八年到英國就醫時,不只英國政府給予禮 遇,「上流」社會也多張臂相迎。

 

皮諾契特沒有足夠注意到的是,國際人權運動早已有看不慣這種「獨裁生意」的一群有心人。一九八四年的反酷刑國際公約建立了一個叫做「普世管 轄權」的機制。任何犯了這個公約的人(不論獨裁者或其爪牙),都可以由任何國家逮捕起訴,不限於本國。如果本國或他國政府無能或不願處理,別的國家也可以 要求引渡。只是各國政府總是「府府相護」,這個機制只能空擺了十四年。看到政府如此,國際人權運動者早已努力搜集資料,想找人開第一刀。皮諾契特正是標的 之一。

 

一九九八年是世界人權宣言五十周年。皮諾契特挑那一年去英國就醫,正是一個饒富意義的黃金機會。上述那群有心人終於說服了一個西班牙法官向英國要求引渡。

 

那年國際人權日,我受邀代表台灣和其他兩百九十九位各國代表,在巴黎的夏約宮參加「人權衛護者高峰會議」。會議的第二天,當主席打斷議程, 宣布英國政府將自行以普世管轄權起訴皮諾契特的消息時,極大極高的夏約宮也吸收不了與會者震天的起立歡呼。很多人都流下眼淚。我也流了淚,但腦中也浮起我國民主化後還有的政府百官謁陵場景。

 

英國政府最後雖然以皮諾契特生病為由,把他遣回智利,但普遍管轄權卻首次受到實踐的確認。有了這樣的國際聲勢,皮諾契特被遣回智利後也失去了卸任前所安排的保護傘,雖然不曾坐牢,卻在居家拘禁和法庭訴訟中度過了餘生,即便他死時得年九十一。

 

受到了皮諾契特案的鼓舞,國際人權團體開始努力拓寬普遍管轄權的應用,像中國天安門事件的李鵬就曾在名單上。該案對以設立國際刑事法庭為目的羅馬條約的批准,也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如今獨裁者海外安享天年的海外寓公夢終於有了從前所無的陰影,國際旅行時多了許多顧慮,各國的「上流」社會也不敢再目無世人地輕易接納獨裁者的同儕。就這點人類文明的小小進步而言,傲慢的皮諾契特將軍不能不說是有他的「貢獻」。(作者曾任台灣人權促進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