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蔣介石銅像爭議:馬英九籲莫妖魔化
資料來源:BBC中文網2014/7/17報導
台灣總統馬英九說,蔣介石的歷史功過應該要讓「大家知道,不要妖魔化蔣前總統」。
兼任國民黨主席的馬英九在該黨中常會聽取中常委意見之後,做出了以上的指示。
相關内容
先前台灣的數所高中,有學生串聯發動「蔣公銅像退出校園」,指蔣介石銅像是台灣威權時代的產物,如今是民主時代,因此這些銅像不應該繼續留在校園。
有中常委向馬英九反映,希望國民黨中央能夠正視年輕一代「片面解讀歷史的嚴重性」。
台灣的媒體報道說,馬英九回應時說,台灣的第一個民主選舉是1950年當時花蓮縣的縣市議員選舉,而蔣介石任內也推動縣市長選舉和地方自治。
報道稱,馬英九指出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等「造福台灣廣大農民」的土地改革政策,也是蔣介石「之功」,蔣介石還廢除了損害婦女權益的養女制度。
他要求國民黨的黨史館、相關文傳單位和青年工作部門加強宣傳,「讓民眾知道歷史真相」,要求對蔣介石的功過「都要提」。
國民黨在1950年代至1990年代將蔣介石形容為「民族救星」、「大時代的偉人」,在其生前和1975年去世之後,台灣許多學校和機關都樹立了他的銅像。
在台灣進入民主化之後,許多學校開始將其銅像拆除,但是部分學校仍將銅像保留。
許多學生將蔣介石銅像視為威權象徵,對其執政時期的「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因此曾經多次發生蔣介石銅像被污損、惡搞等等事件。
蔣介石銅像存廢 北市教育局:各校決定
2014-07-17 自由時報報導
教育局:銅像是時代過程 歷史脈絡
〔記者謝佳君、蔡穎/台北報導〕全台許多校園至今還存有象徵威權的前總統蔣介石銅像,銅像存廢屢屢引發爭議,官方雖認為已不具政治色彩,但在學者和學子心中仍難磨滅潛藏的意識形態。對於有高中學生串連,希望銅像撤出校園,北市教育局表示,銅像是時代的過程,尊重各校對歷史脈絡的認定,校方可自行決定銅像存廢。
建中校友感嘆 學子還在紀念獨裁者
建中校園內,蔣公銅像佇立在紅樓前花圃的正中央,這座銅像在民國六十四年蔣介石去世時設立,走過近四十年風霜,底座還刻著「精神永在 長相左右」。沈姓前建中校友曾投書本報,回憶七○年代他天天穿梭校園,不曾懷疑蔣介石是「人類的救星,世界的偉人」,更不知二二八及白色恐怖事件。
沈姓校友回顧畢業後這三十幾年,台灣歷經解嚴、民主化、政黨輪替,蔣介石的神格化個人崇拜已遠去,可確定蔣介石是二二八事件的元凶,蔣介石和蔣經國父子更是白色恐怖的主謀;沒想到三十年後重回母校,蔣介石銅像竟然還在,學子也還在紀念這個曾迫害無數人民的獨裁者。
雖然建中的蔣公銅像沒有遭到激烈抗議行動,但近年來學生在畢業典禮布置蔣公銅像,像是變身成太空人、戴護目鏡、手中放入麻將牌等,為蔣公變裝成了「傳統」,曾引發不明人士反彈,認為不尊重蔣公,學生因而懷疑校方被施壓,才急著拆除學生辛苦的布置。
北一女的蔣公銅像也在民國六十四年設立,學生會在節慶裝扮銅像,像是耶誕節妝點成耶誕老人,但校方表示,不曾接到民眾反對,也沒有學生提出撤除銅像,它已成了歷史文物,與威權沒有直接關聯。
這幾天全台六校高中學生串連合拍短片,表達反對威權、追求轉型正義,盼蔣公銅像撤出校園。參與拍片的建中學生蕭銘沂說,大部分的人或許覺得沒差,但他覺得這是對威權的崇拜。
建中學務主任蔡哲銘及北一女總務主任鄭鈺樺均表示,不曾有學生正式提出撤除銅像,學校未就此事正式討論過;北市教育局主任秘書陳順和則表示,學校可自行就實際情況討論決定銅像存廢,教育局予以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