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正義的精神基礎
作者:許家馨|美國芝加哥大學法學博士候選人
江宜樺教授〈轉型正義不是唯一價值〉一文的論點,筆者認為該文乃是大聲疾呼轉型正義的人士不能迴避:如果「沒有轉型正義就沒有和平」意味著「和平」也是重要價值,那麼,在兩極化的政治對立氛圍中,在政客妄自操弄下,如何確保真相的發掘,不會淪為鬥爭的手段而繼續撕裂社會?更進一步,就算轉型正義的工程能夠由民間主導,當被掩埋的恐怖殘酷歷史一步步被攤在陽光下,如何確保大多受害者或其他社群 成員,能夠選擇原諒與和解,而不被仇恨之火所吞噬?
很少有政治議題像轉型正義一般,直接切入一個政治社群的政治、道德甚至宗教文化的最深處。今年元月十五日,筆者與週遭各不同種族、信仰的朋 友,走入芝加哥大學洛克斐勒大教堂,參加馬丁路德金恩紀念日的紀念儀式。金恩紀念日之所以成為當代美國最重要的聯邦節日之一,不只因為種族問題仍然嚴重, 更因為比起同時代以暴力追求種族平等的民權運動者(比如Malcom X),金恩對愛與非暴力的信仰,更是奠定了美國至今仍得以不斷面對、揭發、反省種族歧視真相的精神基礎。因為唯有「愛與寬恕」成為道德誡命,而不只是一個 「可要可不要」的選項,且唯有這項誡命有公認的道德典範與社會共識,政治社群才有足夠深厚的精神資源,年復一年地承受醜陋、恐怖的過往被掀開的衝擊,才能 夠拒絕「仇恨之杯」的強烈誘惑。
這意味著,如果建立在真理而非隱藏的暴力之上的「和平」是與「正義」同等重要的價值,則「原諒與寬恕」與「挖掘真相」、「追究責任」必須同 時成為「轉型正義」的論述與實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轉型正義」可以在更深刻的層次上,與和平相容。這也是筆者欲與江教授商榷之處。
在當前台灣的時空環境下,援引艾撒.柏林的價值多元衝突論,可能讓我們輕易地放棄思索追尋「正義」在更深刻的層次上,與「和平」等其他價值 相互成就的可能性,也可能抽空了追求轉型正義的實踐動力──如果轉型正義只是諸多價值之一,而任何行動必然顧此失彼,又何必努力加以追求?正如德沃金對柏 林的批判:價值多元衝突論會被誤用來證立道德上的罪惡,導致「沒有任何選擇能夠被證明為唯一正確的選擇,也因此我們深深關切的價值必須無可避免地被犧牲。」
當然,江教授援引康德所言「人性本是扭曲的素材」,提醒轉型正義實踐過程中可能的陰暗面,仍值得我們深思。不過,且不論這位曾經說過:「甚 至即使公民社會即將瓦解,監獄裡最後一個謀殺犯也應先被處刑,如此每個人的行為才能得到適當的回報」的啟蒙哲學家如何看待人性,或許美國廿世紀最重要的新教神學家尼布爾的名言也同樣值得參考:「人類實踐正義的能力使民主成為可能;但是人類不公義的天性使民主成為必要」。或許,對人性的評估,不是對既定事實 的判斷,而是在人性的昇華與沈淪之間,不斷以行動創造現實的奮鬥過程。
「轉型正義」在公共領域中的反省與實踐,是縫合台灣不同族群的歷史記憶,形塑國家認同時無可迴避的關鍵課題。台灣不缺乏以「寬恕」面對威權 罪惡的道德典範。林義雄先生與許多二二八、白色恐怖受難家屬,都正在默默地實踐這最高貴的情操。仍待努力的,除了由民間主導真相與和解的工作外,就是要繼 續透過公民社會與知識分子的力量,系統地記錄、詮釋、論述「寬恕」的實踐與思想,並以社會運動的形式,奪回政客與媒體剝削操弄歷史傷痕,所霸佔的公共領 域,轉型正義的精神基礎才能奠立。
〈2007/3/2 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