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轉型正義新聞】希特勒故居改建 城市如何記憶歷史?(轉型正義週報 NO.496)
經歷漫長的審議過後,奧地利政府決定將把位於布勞瑙 (Braunau) 的希特勒故居改建為警局,並於今年(2023)十月開始動工。鵝黃色建築外的紀念碑寫著:「為了和平、自由、民主 —為了不再重演法西斯主義—數百萬受害者的提醒。」工程預計於2025年完工,屆時除了警局,希特勒故居也會是警察的人權教育機構。
1938年,納粹將此處當成文化中心使用,戰後也曾被改建為圖書館、學校等。近年來歐洲極右翼崛起,希特勒故居亦成為新納粹(Neo-Nazi)份子的朝聖、聚會場所。奧地利政府將其視為納粹犯行的不義遺址(原文為Täter-Ort,意指犯罪事發地點) ,不只在2016年將其收歸國有,也一度決議要拆除建築。在多方激烈的討論後,因為其在歷史上的意義,政府於2019年決定保留建築,表示政府應負起承擔歷史義務的責任,同時更要徹底避免新納粹份子的朝聖行為。
▎「警局」作為改建計畫的正當性?
事實上,對於希特勒故居的改建計畫,政府並未與當地居民達成共識,居民多與政府持相反立場。依據奧媒Der Standard的調查,僅有6%的人認為應將其改建為警局,兩成民眾支持拆除建築,而有約五成的居民認為應在此建立結合反法西斯主義、支持和平與人權等理念的紀念館。也有反對民眾認為,因為警察同屬納粹政府的共犯結構,將其作為警局有失妥當。
▎以建築保存歷史記憶
自希特勒1889年出生於布勞瑙開始,便改變了這座城市的歷史。儘管希特勒實際在此處居住的時間並不長,但此處仍有其在轉型正義工程上、作為遺址的重要性。2019年,奧地利時任內政部長沃爾夫岡·佩斯霍恩(Wolfgang Peschorn) 曾表示「改建計畫是為了讓建築保持中立」。無論是拆除、改建或是保持原狀,都是這座城市、這個國家給予這段黑暗歷史的回應。我們亦可以反思,在今日的台灣,面對矗立的威權象徵與城市中的不義遺址,對於威權統治的過去要如何處置。
參考資料:
[1]Zeit Online, Adolf Hitlers Geburtshaus wird Polizeistation und Schulungszentrum (2023/3/25)
[2]Der Standard, Hitler-Geburtshaus wird Ort für Menschenrechtsschulungen der Polizei (2023/3/23)
[3]聯合報,預計2026年完工!希特勒故居改建警察局 防新納粹分子朝聖 (2023/10/4)
[4]DW, Adolf Hitler’s birthhouse to be remodeled (202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