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史達林化」與「去蔣化」

作者:葉虹靈

 

近日外電報導,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將持續推動「去史達林化」,他曾數次表達「史氏雖有貢獻,但他對自己人民犯下的罪惡不該被原諒」,此觀點顯然與出身 KGB 的總理普丁大不相同。俄國社會對前統治者分裂的歷史記憶,在台灣也似曾相識。

 

數百萬人在史達林的大整肅(Great Purge)中受害,歷史學家認為這是人類歷史最黑暗的政權之一。但在許多人心中,他卻是保衛蘇聯免受納粹侵犯,擁有高度治理效率的民族偉人。今年俄羅斯盛大慶祝「衛國戰爭勝利 65 週年」,史達林功過再度成為輿論焦點。

 

在這過程中曾傳出,莫斯科市府要在展覽與裝飾上,出現史達林的姓名與照片,共黨及左翼份子大表歡迎,俄共高層希望人們在這一天「絕口不提史達林時代的錯誤,而把他看成『締造者、思想家和愛國者』」。但人權組織極力反對,認為懸掛這些有史氏肖像的宣傳品,是對暴政受害者的褻瀆。

 

承辦官員反駁,他們無意為史達林做宣傳,只是擺放歷史照片:「國際社會公認蘇聯人民是勝利者,史達林是國家領導人,這些照片有德黑蘭會議與雅爾達會議,史達林與羅斯福、邱吉爾的會晤畫面,我們能抹黑他的形象嗎?」

 

如何評價史氏向為俄國難解的紛爭。他曾在近年的電視票選歷史英雄中,被高票選為第三名。為史氏政權壓迫行為合理化的歷史書籍也持續問世。

 

梅德韋傑夫去年曾警告社會,切勿誇大史達林的功業。他提醒人們銘記數百萬遭迫害致死的同胞,批評為暴政開脫之詞:「直到今天,還有人說如此巨大的犧牲,是為了追求國家更高的發展。但是,國家的發展和進步,不能以人民的痛苦和犧牲為代價」。他也對高達九成的年輕人說不出任何一位政治受難者姓名,感到憂心。

 

如今,梅德韋傑夫規劃中的「去史達林化」措施可能包括,全面解密共黨政權政治迫害檔案、提高政治受難者撫卹金、搜尋他們的遇害地點,並建立更多博物館與紀念碑,甚至可能立法禁止美化獨裁者等。

 

台灣亦曾經歷戒嚴威權統治,在解密檔案與補償部分較之俄羅斯略有所成。但台灣社會對於前獨裁者兩蔣父子歷史記憶的分裂程度,與俄羅斯或其他新興民主國家並無殊異。我們向來自傲於兩次和平政權轉移的民主成就,但令人遺憾的是,兩黨政府都無意消弭不同陣營的對立與歷史傷痕。前朝政府「去蔣化」手段被批評粗暴,但馬政府上任後,旋即掛回中正紀念堂牌匾,持續以國家資源記念威權領袖,更是舉世民主國家罕見。

 

而在近來兩蔣日記風波中,我們也訝異地發現,既非兩蔣故舊,亦非政黨所屬,素有聲望的民間出版社,竟以威權封建意味濃厚的《蔣公日記》作為書名,而不像中研院以較為中性的「蔣介石日記」指稱相關文件。更有甚者,蔣氏後裔設計的兩蔣文創商品推出「金色子彈」、「銀色子彈」吊飾,在網路上、兩蔣園區及號稱本地文化地標的大型書店隨處可買。商品「創意」可能來自蔣氏一生戎馬倥傯,卻不免讓在白色恐怖中遭槍決的政治犯家屬,憶及親人胸口的彈痕,而有二度傷害甚至羞辱之感,我們卻也不見社會對此曾有討論遑論批評。

 

若從政治學的角度來看,台灣民主化程度確實遠高於俄羅斯,但若要比較兩個社會如何面對處理威權餘緒,兩國的差距大概不如我們想像中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