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錯過的地方-柏林猶太人大屠殺紀念碑林

資料來源:德國之聲中文網2010/3/11報導

一個提醒人們不要忘記第三帝國的受害者的地方是柏林的"歐洲被害猶太人紀念群碑"。5年前,在柏林市中心的一片空地上矗立起2711塊石碑,也就是人們眾所周知的猶太人大屠殺紀念碑林。最初這片碑林曾遭到嚴厲批評,但是如今它已經成為來訪者在柏林不可錯過的一個參觀景點。

"歐洲猶太人大屠殺紀念碑林"就位於距勃蘭登堡大門不遠的地方。從這裡可以能看到昔日的國會大廈,也就是今天德國聯邦議院舉行議會的地方。"歐洲猶太人大屠殺紀念碑林"就位於柏林的這一中心地帶,佔地面積約19000平方米,相當於一個半足球場大。

巨大的水泥碑矗立在地面。灰色的碑柱令人聯想到超大的墓碑或者石棺。最大的墓碑高達4米多,重約16噸。

2711個石碑一字排開,排成幾行,中間是可以通行的過道。碑柱高低不等,錯落有致,就像是一片波浪起伏的莊稼地。

這裡也是阿勒石·米勒鮑爾的工作場所。這位學習政治學的大學生經常帶領著遊客穿行在碑林之間,為他們擔任導遊。他非常熟悉這片碑林的故事,每次帶遊客們來參觀,都會向他們講述紀念碑林的起源和歷史,"我們現在所在的這個地方,原來屬於所謂的部長花園。從前,這裡是一個封閉的公園,是不向公眾開放的。今天則剛好相反。在這裡建造一個紀念碑林的想法源於1988年的一個公民倡議。聯邦政府在1994年宣佈公開招標。當時競標者總共提出了595項方案。但是當時的獲獎方案沒有得到實施。1997年,又進行了第二次公開招標。

參觀者可以在碑林中自由走動。一旦人們自己身處碑林,就會有一種進入迷宮的感覺。碑柱之間狹窄的間距設計,可以避免遊客成群結隊穿梭其間,破壞碑林中的肅靜氣氛。在這裡,不時地可以看到一些零散遊客,獨自一人漫步在碑林之間。高高的灰色水泥柱之間,只能透過一些微弱的光線,置身碑林之中,令人時時感覺一股陰森寒冷的空氣襲來。

阿勒石·米勒鮑爾說,這正是人們所希望得到的效果。遊人來到碑林,幽深的氣氛能夠使參觀者有彷彿回到納粹集中營的感覺,體驗以及聯想當年猶太人所遭受的苦難。儘管對建造大屠殺紀念碑林的意義有各種各樣的解釋,而碑林的設計者,美國建築設計師彼得·艾森曼本人從沒有對其作品的含義正式做出過解釋。導遊米勒鮑爾說:"至於這些碑柱會對個人產生什麼影響,勾起人們的哪些回憶,人們置身碑林時會產生什麼想法等等,這都是個人的事情。艾森曼並不反對讓每個人擁有自由聯想的空間。但是他自己非常謹慎,不願公開正式地解釋自己的創作理念。他認為,他的作品所代表的僅僅是現代藝術。而現代藝術需要每個人自己動腦筋研究其含義。因此,對於艾森曼設計的碑林,有人持批評意見。但絕大多數參觀者都給予了積極的肯定。"

大屠殺紀念碑林的建造耗時2年。資金來自聯邦政府的財政預算 – 總共耗資2750萬歐元。紀念碑林的地皮由政府免費提供。否則,僅所佔土地面積就需要花費4000萬歐元。

但是,柏林的大屠殺紀念碑林僅僅是歐洲猶太人大屠殺遇難者紀念碑的其中一部分。在碑林的地下室,是一個遊人可以進去參觀的展覽中心。碑林項目協調員基斯女士介紹說:"為什麼我們不能忘記過去,哪些東西我們不能忘記?我們應該如何回憶過去,整個紀念碑為我們做出了回答。為此我們還設立了一個信息中心。這裡也是一個進行交流的地方。因此說,我們不僅在上面有碑林,而且在碑林的下面還有一個人們可以交流思想,在這裡進行討論的空間。"

位於地下的信息展覽中心分為四個大房間。在入口處,人們首先看到的是納粹對猶太人進行系統大屠殺的資料圖片展覽。然後左轉,進入第一展廳,也就是把碑林模型展覽廳。一個個內部亮著小燈泡的盒子使人聯想到地上一個個的碑柱。每個盒子裡都放著當年集中營中猶太人囚犯寫的信件,明信片和日記,描述了他們的恐懼和絕望。

隔壁的展廳是猶太家庭資料展。除了許多家庭照片之外,遊人可以在這裡瞭解到許多猶太人家庭的命運,以及戰爭使許多完整的家庭四分五裂的歷史。

接下來的展室,可以說是整個展區氣氛最莊嚴肅穆的地方,這間展室內,紀錄著上萬名猶太人遇難者的姓名。房間內昏暗無光,幾乎沒有照明。只有黑色牆壁上的猶太人遇難者的姓名十分醒目。一個個受害者的名字在昏暗的房間裡迴響。在這裡,總共紀錄著10,000多遇害的猶太人姓名。

再繼續往前走,便來到隔壁的另一間展室,參觀者可以通過音頻裝置收聽有關第三帝國時期奧斯維辛,布痕瓦爾德和達豪集中營猶太人大屠殺情況的介紹。

儘管介紹了許多殘酷的大屠殺行徑,但展覽的目的並非是為了讓人感到恐懼,而是想通過揭露對猶太人的大屠殺行徑激勵人們去思考,通過許多個人的經歷向人們講述猶太人大屠殺的歷史。

一所中學的學生們在參觀完展覽之後談了他們的印象。一位名叫瓦特的學生說:"我們須將所看到的一切進行整理,消化吸收。看了展覽之後,我們感到非常悲哀。重溫這一歷史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在參觀過程中我們的心情非常壓抑。"

另一名學生說:"我已經來過這裡好幾次。當然我對這段歷史的瞭解也就更深,所獲得的感受難以描述。"

建造猶太人大屠殺紀念碑林的想法雖然來自公民倡議,但是建築工程則由一個紀念碑基金會專門負責監督。項目協調員基斯在紀念碑建成後解釋了基金會的任務,"為建造紀念碑林,在第一階段首先成立了一個基金會。當紀念碑建造完畢之後,可以想像人們會認為,目標達到了,任務也完成了 – 但是,在紀念碑林建成之後,基金會還擔負著另外一項任務,這就是讓人們永遠清醒地保持對其他受害者團體的記憶。"

除了管理歐洲猶太人大屠殺紀念碑之外,該基金會還負責管理著距此不遠的一個同性戀遇難者紀念碑。該基金會還計劃,今後再建造一個辛提人和羅姆人遇難者紀念碑。

如果人們對德國的歷史和文化感興趣,就不會錯過參觀歐洲猶太人大屠殺紀念碑的機會。這不僅是因為它的建築風格如此簡潔而又非常壯觀,而且還因為它真實反映了德國歷史上猶太人遭受蓄意大屠殺的過程,這是人們不能忘記的一段歷史。

除了勃蘭登堡門,國會大廈和博物館島之外,猶太人大屠殺紀念碑林已成為柏林最吸引遊客的景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