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記憶的遇合與癒合!

歷史記憶的遇合與癒合!
主策劃/外省台灣人協會 協辦/印刻出版社、誠品書店

講座時間:2008/09每週四8:00pm-9:00pm
講座地點:誠品信義3F Mini Forum
活動方式:免費入場,歡迎參加

政黨二次輪替了,但台灣社會根本的族群矛盾仍然紛紛擾擾。顯然,政治之外,我們需要
更多的理解與傾聽。文學書寫,正可以讓我們對這些記憶與傷痕給予更多深刻與寬廣的向
度,尤其是不同族群、世代與性別間的對話。外台會希望扮演這樣一座橋樑,這一系列座
談是一個嘗試的開始。

9.04徘徊在國族間的戰士–台籍老兵vs.外省老兵
/張茂桂(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VS林世煜(作家、白色恐怖田野工作者)

外省老兵與台籍老兵同樣因為國民黨的抓伕徵丁而離開故鄉。然後隨國民黨與共產黨的長
久對峙,無法返鄉。戰爭與政治彷彿創造了一組相對映的鏡子,使原本居住於中國與台灣
兩地的一群人民,都嘗到這種痛徹心肺的分離之苦。

9.11白色恐怖與文學書寫 /季季(作家、印刻編輯總監)vs胡淑雯(作家)

漢娜‧鄂蘭說,「所有的憂傷,如果能以故事的形式表達,就可承擔。」無論是歐洲的戰
後文學,或是中國大陸文革後的傷痕文學,都試圖用文學正視無盡的傷痛,承擔起人類的
苦難,今天讓我們傾聽書寫者的心聲。季季:「我哭的是一個被扭曲的時代:在那時代的
進行中被扭曲的人性,以及被扭曲了的愛,被扭曲了的理想。曾經在那時代裡同行的年輕
生命」

9.18家國之間、女性書寫 /
范雲(台大社會系助理教授、婦女新知基金會董事長) vs. 鄭美里(遇和主編)

維吉尼亞‧吳爾芙:「作為一個女人,我沒有祖國;作為一個女人,我不需要祖國;作為
一個女人,我的祖國是全世界。」然而,對活在帝國夾縫中的台灣女性,似乎沒有權利高
喊「不要國家」。只是面對外部戰爭的威脅,面對內部的族群與政治對立,台灣女性是否
有任何重構與反思的空間?也許女性主義對於國族動員的反省,提供了我們一個可能的鑰
匙。

9.25書寫外省記憶 /駱以軍(作家)vs張鐵志(專攔作家)

到底是誰的歷史?誰的記憶?誰在寫歷史?誰的記憶值得留下來?在過去,歷史是線性(
linenage)發展,是官方的、男性的;是單一的帝王、忠臣、英雄、烈士,因此,當彰顯
一個人時,其實是在遮蔽其他人,不同的記憶也被擦拭掉。所以當一般人開始書寫記憶時
,已經在改寫歷史。

延伸閱讀:

《遇和》主編/鄭美里,策劃/外省台灣人協會 出版/印刻

本書是近百位外省女性生命史寫作班成員的作品選集,希望透過女性書寫族群經驗,以小
搏大,顛覆壓迫性的主流政治敘事,讓屬於庶民的生命故事為台灣的歷史提供另一種不同
的觀點,並進而透過書寫和閱讀,癒合個人和族群的創傷。這本書既豐富了、也複雜化了
我們對台灣 ∕ 群族 / 女性的認識,也邀請著讀者加入,去說出、寫出自己的故事。

其他相關書籍:

《鄉關處處》作者:薛繼光等 策劃/外省台灣人協會, 出版/印刻
《人生從那岸到這岸》 主編:廖雲章 策劃/外省台灣人協會出版/印刻
《流離記意》 作者:姜思章等 策劃/外省台灣人協會出版/印刻
《行走的樹 — 向傷痕告別》作者:季季出版/印刻
《遠方》作者:駱以軍 出版/印刻
《月球姓氏》作者:駱以軍 出版/聯合文學
《海神家族》作者:陳玉慧 出版/印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