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轉型正義新聞】六張犁墓區的文資之爭(轉型正義週報 No.495)

今年(2022)三月,傳出台北市政府將以整修蔣渭水墓園及政治受難者紀念廣場之名,要求六張犁墓區中 519 座墓遷葬,引發家屬不滿。儘管台北市殯葬處宣稱曾做普查,文史團體「暗坑文化工作室」指出,仍有沒被冊列的重要墓葬,包括戒嚴時期引發重大外交事件的劉自然之墓。此外,台北教育大學蕭文杰老師亦投書,質疑市府口中的「文資價值」僅是藉口。「戒嚴時期政治受難者墓園」自 2016 年被提報為文化景觀後,至今仍是雜草叢生,顯見管理政策失當。

「不夠漂亮」 的暗黑歷史 

1993 年,曾梅蘭為尋找兄長徐慶蘭之墓,種種機緣之下,發現位處六張犁的墓園。墓區內多為五O年代遭槍決的政治受難者,因家屬無力支付高額的「贖屍金」、 家人不在台灣等原因,屍體被當局草率埋葬於六張犁。六張犁墓園形同威權歷史的在場證明,見證白色恐怖年代,諸多或為理想,或無辜受牽連而逝去的生命。

然而,儘管當時六張犁墓園的現身震驚社會,卻一直未被妥善管理。2015 年,六張犁墓園重啟文資保存審核時,竟有審查委員以「墳墓不夠漂亮」為名,反對將墓園列入文化資產。六年來,「戒嚴時旗政治受難者墓園」在水土保持、環境維護等面向依然有諸多改善空間,面對記憶的維護與延續,當局者仍做得太少。

被遺忘的城市記憶

如今,北市府以維護之名,預計遷葬六張犁其餘墓碑。然而,正如蕭文杰與「暗坑文化工作室」指出,北市府的「文資」判定標準仍有待商榷。六張犁墓園作為重要的城市記憶,北市府仍應提出更充分的說明及規劃,莫使政治受難者墓園再次於城市治理中被遺漏。

 

參考資料

[1]不義遺址資料庫,六張犁墓區

[2]鳴人堂,文資保存做半套還牽拖蔣渭水及政治受難者?柯文哲別再找藉口(2022/04/01)

[3]沃草,「審查委員說六張犁墳墓不夠漂亮」 文化資產專家蕭文杰:文資保存要有轉型正義視野(2022/02/11)

[4]鳴人堂,劉自然墓碑走過台美歷史與白色恐怖,卻躲不過柯市府魔掌?(2022/05/24)

 

[ 公告 ]

週報自本期起無限期停更,相關轉型正義活動仍可關注本會及相關團體粉專,造成不便,敬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