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宣告解嚴

#解嚴是蔣經國的功勞嗎
#一起來想想看
#台灣史

7月14日

1987年7月14日,中華民國總統蔣經國正式宣告,自7月15日0時起,全省解嚴,這也代表著為期38年的戒嚴時期結束。又隨著1988年1月蔣經國的逝世,以及1990年3月李登輝當選總統後,台灣民主化進程在90年代有著更為顯著的發展。

有論者認為,蔣經國生前提拔不少台籍菁英,死前選擇解嚴,他有意識到歷史的變化,逐步地進行改革,並主動的進行解嚴。這項決定,正是打算讓台灣穩定地朝向民主制度發展,也因此,民主化的發展,應當歸功於蔣經國的主動解嚴。

事實上,關於「解嚴」的主題,也是不少台灣史學者共同追問的課題:為何蔣經國選擇在1987年選擇解嚴?這項政治決定的背後,關係著哪些社會條件?王振寰認為,國民黨政府遭遇過幾次正當性的危機,其中一次,是和1979年美麗島事件後的台灣社會相關,除了社會經濟出現投資意願低落的情形外,80年代的反對運動不減反增,包含黨外運動、社會運動等,屢屢挑戰權威,當鎮壓的成本顯然高於接受改革時,為了強化政權的正當性,政府只能選擇改革。

吳乃德也同樣認為,蔣經國的改革與開放,其實是源自於美國與人民的壓力。一來,國民黨政府外交接連受到挫敗,1984年發生的江南案更升高美方壓力;一來,美麗島事件以來,國內群眾運動即使受到鎮壓,反而創造出更多的反對者。蔣經國對台灣民主的貢獻,是他自動移開阻礙民主發展的唯一障礙:他的獨裁。

在我們談論歷史事件與政治人物的功過時,必須小心地分析可能的因素,並不是單憑解嚴的決定,就能自然而然將民主化歸功於蔣經國,這種說法,可能忽略了許多勇敢挑戰政權的群眾與社會的客觀條件,當我們了解到80年代的國際情勢與國內情勢後,或許我們較能夠更為謹慎地做出評價。

 

參考資料:

王振寰,〈台灣的政治轉型與反對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卷第1期(1989,台北),頁71-116。

吳乃德,〈回憶蔣經國、懷念蔣經國〉,收入國史館編,《二十世紀台灣民主發展》(台北:國史館,2004),頁467-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