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重新執政後首次紀念 二二八活動將凸顯轉型正義
資料來源:《上報》,〈民進黨重新執政後首次紀念 二二八活動將凸顯轉型正義〉,仇佩芬報導,2017/2/23
民進黨再次執政之後的首次二二八事件紀念活動,適逢事件七十周年,紀念活動規劃近百場。不同於前任政府將重點放在官方已進行的回復名譽等進度,今年二二八團體將焦點集中在民進黨一再強調的「轉型正義」,台灣二二八關懷總會理事長潘信行日前預告,將在二二八當天呼籲政府將中正紀念堂移作他用;而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日前也與受難者家屬討論,將表達家屬希望面見蔡英文總統,提出儘速推動《促進轉型正義條例》的態度。
今年不僅是二二八事件七十周年,也是台灣解嚴三十周年;民進黨在大選期間高擎落實轉型正義大旗,贏得執政權之後也讓相關民間組織對政府的作為懷抱高度期待。
適逢二二八事件七十周年紀念,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與相關學術機構和民間團體共同規劃近百場紀念活動,近日已陸續展開;而二二八當天舉辦的中樞紀念儀式,除了依慣例邀請在台受難者及家屬代表出席外,在二二八事件中有近20名校友受難的日本中央大學,也將由校長酒井正三郎代表出席,向該校的受難者致哀。
此外,僑委會也邀請事件受難者王育霖、施江南、李瑞漢、王平水、郭章垣、林光前等人的遺屬共28位,分別自美國及巴西返台參加追悼活動,並安排晉見蔡英文總統,及拜會司法院、立法院及行政院等政府部門。
根據主辦單位規劃,二二八當天的中樞紀念儀式上,蔡英文將依慣例發表演說,並頒發返還回復名譽證書;儀式流程及內容,與前任馬政府時期並無二致。
除了期待蔡英文能在紀念儀式上凸顯二二八事件的時代意義,針對蔡英文去年宣示,將在三年內公布二二八與白色恐怖事件的歷史真相調查報告,然而受難家屬更關切事涉落實轉型正義的民進黨版《促轉條例》草案在立院卡關,要求面見蔡英文表達關切。參與籌劃相關紀念活動的人士也決定,在今年的紀念活動中凸題希望民進黨政府加速推動《促轉條例》的期待。
在日前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的記者會上,潘信行表示自己將以二二八家屬代表的身份,在中樞紀念儀式致詞,屆時他將當面呼籲蔡英文,採取行動還家屬公道,移除中正紀念堂裡的蔣介石銅像,並將中正紀念堂改作他用。
二二八基金會執行長楊振隆日前邀集家屬集會,表示將協助安排家屬與蔡英文會晤,以當面提出希望《促進轉型正義條例》草案能儘速完成立法的期望。
事實上日前在回應媒體詢問關於推動轉型正義進度問題時,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董事長薛化元也表示,《促轉條例》尚未完成立法,推動二二八轉型正義「動作慢了點」,但基金會將做好準備,配合政府完成二二八的轉型正義。
圖片來源: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網站
http://www.228.org.tw/info.aspx?v=031E5050C6D805C6
沃草國會松立委給問嗎 蔣萬安:「拆除蔣介石銅像」開放討論
《沃草》今(3)日在立法院群賢樓舉辦「開放國會松」活動,除了各黨立委到場支持,也吸引超過百位的參與者就國會資訊開放、透明化進行討論。下午的「立委給問嗎」主題論壇,民進黨立委李俊俋、鄭運鵬,國民黨立委蔣萬安、時代力量立委徐永明更轉換平時角色,接受現場民眾的「質詢」。民眾質詢火力不輸立委問政,頻拋出尖銳問題,其中,有民眾直接針對「轉型正義」、「拆除各地蔣介石銅像」問蔣萬安是否支持,讓現場氣氛更加熱烈。透過集體討論,推派代表站上質詢台,也成功讓民眾體驗立委問政的真實狀況。
面對轉型正義、拆蔣介石銅像等問題,蔣萬安分別做出回應,對於是否支持轉型正義,他強調「一定要做」,並指出政府應該要做到將資料解密、賠償,找出加害者,才可能撫平被害者傷痛及促進族群融合。而對於是否支持拆除蔣介石銅像,蔣萬安則表示,對於拆銅像社會有許多不同的聲音,譬如也有人提議可以在中正紀念堂內同時陳設不同觀點的歷史資料,而他個人則是抱著開放的心態,對於要怎麼做,都可以由社會大眾來進行討論。蔣萬安強調,「讓不同的意見可以被看見和討論,這就是我的立場」。
資料來源:節錄自〈沃草國會松立委給問嗎 蔣萬安:「拆除蔣介石銅像」開放討論〉,國會無雙沃草,作者蕭長展,2016/9/3
全文請見…
花亦芬專文:邁向轉型正義的崎嶇之路
1961年耶路撒冷舉行審判負責起草「最終解決方案」(Endlösung,…
陳昭如專欄:蔡總統不願面對的真相
陳昭如專欄:蔡總統不願面對的真相
陳昭如 2016年08月10日…
加害者真相調查
顏厥安/台大法律系教授、「台灣守護民主平台」監事
十年前的七一五,一群親綠學者針對陳水扁總統的貪瀆提出聲明,呼籲陳總統辭職。七月廿六日又在馬場町舊址提出「壯大公民社會、提昇台灣民主」的聲明,其中提到:「因為過去政權所為的不義沒有獲得妥善的處理,使得我們無法共同耕耘民主的未來」,從此「轉型正義」成為台灣民主發展與公民社會的一項重要訴求。一年多後,「台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成立,該會對轉型正義的說明,指出「對從事政治迫害的人,必須在法律上或道德上予以追究」;「對過去的不義選擇遺忘和忽視,意味著不願對防止將來的不義負任何責任」。十年後的七月,不當黨產條例完成立法,「促進轉型正義條例」也列入了優先法案。
然而令人遺憾的,同一時間蔡英文總統竟然提名了「威權履歷」顯赫的謝文定先生出任大法官以及司法院院長。面對質疑,謝與挺謝的迄今言論出現了頗多典型的心虛修辭。首先是隱瞞。謝文定的正式咨文履歷始自一九八五年的北檢主任檢察官,刻意隱瞞七八年開始經手多起政治案件的資歷。威權加害者的典型表現就是隱瞞,除非經過追查揭露,否則加害者就是一副若無其事的繼續過日子。謝的大膽高段數在於竟然還透過蒙混與表演,多次獲得民進黨重用與提名(不清楚民進黨是慵懶疏漏還是共謀隱瞞)。
其次是淡化。謝文定多次表示,他只是接受長官指派「協助」偵辦,刻意淡化自己的角色。謝當年是年輕,但是並非年幼無知,且地檢署將近五十位檢察官,謝不但多次被指派處理政治案件,美麗島事件更是「專案小組成員」,處理完江南案後就升官獲獎,往後一路順遂至今。此等角色都可用「協助」一語來淡化無痕,那納粹的罪人豈不只有希特勒,威權統治也只能追究兩蔣?
第三是虛偽。政治人物假惺惺就罷了,謝文定竟說年輕時讀到美麗島被告之辯詞會忍不住落淚,實在太超現實了。許多被告不就是謝自己偵訊的嗎?偵訊家博難道不是移轉林宅血案焦點的不當偵查作為嗎?當年謝不是跟媒體表示家博涉有重嫌嗎?收押、刑求、起訴,都是別人的責任,不收押不起訴又都是自己的功勞,實在太虛矯了吧。
第四是誤導。美麗島事件並非司法案件,而是套著司法外衣的「政治迫害」。事情發生三十幾年後的今天,如果還看不懂這點,不是糊塗,就是刻意誤導。至於江南案,如今也不乏證據指出,檢方配合政治外交的損害控管,導致該案多年來始終「水落石未出」。
謝先生可能也自知此點,因此近來反覆強調自己都是「本於良心」。然而良心往往只是一個空洞的意念,重點在於表現於外的言談與行動。蔣介石束髮以來,「無時不以耶穌基督與總理信徒自居」,他的種種作為應該也是本於良心吧?法律人訴諸良心,應該是要反抗暴政,而不是為服務威權、蔑視法治找藉口。更重要的是,即使以當時的法律來看,整個司法迫害集團的種種作為就是各種犯罪行為。年輕的謝檢察官不了解違法之命令不需要/不應該服從,專業有問題。年長的謝委員長迴避面對此事,禁得起自身良心的檢驗嗎?
總統府高層曾提出「威權時期不是大家都選擇服從嗎?」的說法,相當令人訝異。一方面這絕非事實,否則怎會有民主運動、民進黨與民主化呢?另一方面,為了討好當權而選擇服從且積極配合者,如今即使沒有法律責任,至少也有道德責任吧?起碼絕不該提名任命其擔任重要公職。當然,這都是轉型正義複雜艱難的倫理問題,期待能在更完整之真相基礎上進行更多個案討論。
雷根總統曾提名金斯柏格(D.…
《不當黨產處理條例》三讀 總統: 歷史會記住這一天
立法院今晚三讀通過《政黨及其附隨組織不當取得財產處理條例》,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表示,蔡英文總統稍早在得知這項消息後相當欣慰,並感謝朝野立委在立法工作上的努力。
蔡英文也在她個人臉書上寫下心情:「《政黨及其附隨組織不當取得財產處理條例》通過了,這是關鍵的一刻。未來,政黨間的競爭能夠回到公平健全的軌道,台灣民主的品質也能更上一層樓。這是台灣民主政治邁向成熟發展的里程碑,也是轉型正義的初步落實,為台灣寫下新頁。…
民團:請謝文定交代在中壢事件、林宅血案角色
針對總統蔡英文提名的司法院長謝文定,包括台灣守護民主平台等團體19日將召開記者會,要求他說明在中壢事件、美麗島大審、林宅血案與江南命案扮演的角色。民主平台副會長邱文聰18日表示,因為在威權年代,他一個檢察官可以「有幸」經歷這幾個重大案件,「如果不是他表現很傑出的話,我相信他的運氣真的很好」。
民主平台等團體表示,他們反對這次司法院正副院長及大法官提名案,訴求:1.…
立院初審過關 不當黨產條例 納政黨附隨組織
〔記者蕭婷方/台北報導〕「不當黨產處理條例草案」自二○○二年提出後,被國民黨擋下三○六次,從第五屆立院推動此案迄今,這項草案昨終於在第九屆立法院初審通過,踏出轉型正義第一步。
根據草案內容,未來行政院下將設置「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包括政黨及其附隨組織,如救國團、中華民國婦女聯合會等組織、團體財產都須申報。
全案提報院會審查前,仍須經朝野協商。內政委員會召委、民進黨立委陳其邁表示,接下來有一個月的協商期,若無協商結論,即可在院會議決處理,最快七月上旬可處理,目標還是希望本會期能三讀通過。
立法院內政、財政、司法及法制委員會昨聯席審查通過「不當黨產處理條例草案」,在審查過程中,國民黨立委雖祭出杯葛策略,但仍阻止不了,最後集體退席抗議、主動棄守審查。
如救國團、婦聯會等…
實踐轉型正義!台大陳文成紀念廣場徵圖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台灣大學為替因白…
不該頒發獎章給洪光燦法官─台灣司法的轉型正義功課
不該頒發獎章給洪光燦法官─台灣司法的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