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嚴生活記憶】陳翠蓮/一個黨國青年的成長過程

【戒嚴生活記憶】陳翠蓮/一個黨國青年的成…

【戒嚴生活記憶】湯舒雯/主義女神

【戒嚴生活記憶】湯舒雯/主義女神 民國76年,也就是西元1987年,台灣解嚴時我才剛滿周歲。我從小厭煩數字。我後來一直覺得,這件事很可能跟我從很小就發現,我的世界竟有兩套年份、記事時總得不斷換算的困惑脫不了關係。總之,如果記憶理當是一種因經驗而生的私產,我顯然不應該具備屬於戒嚴時代的任何記憶。 回顧自己的童年與少年,有時和人們回顧保守年代很像;事過境遷以後,在人們最津津樂道的講述中,常是童言無忌、或少不更事的自己,曾如何僅只依靠本能,就對權威作出了超齡的反抗與顛覆。在那些故事之中,惡童比神童更迷人,犯錯比規矩更可靠。然而回顧我自己,我只能老實地說,可惜我的本能不是那種回顧起來能令自己驚喜的東西。我所有的,多半是沒來由的微小困惑、與壓下去的困惑。 資料與圖片來源:https://www.twreporter.org/a/memory-of-the-martial-law-period-tang-shu-wen 2017/7/7 在中華民國史上第一次政黨輪替後隔年,我進入高中就讀。記得高一剛開學,直屬學姊提著點心前來相認,一看見門口張貼的課表,下節授課的老師,就跳起來、興奮叫道:「--主義女神!」 「主義女神」,校內資深的三民主義老師。在我念高一的時候,每週兩節三民主義課,主義女神扳著課本,走過長廊,來到課堂。(「諸君:今天來同大家講三民主義。什麼是三民主義呢?用最簡單的定義說,三民主義就是救國主義。什麼是主義呢?主義就是一種思想,一種信仰,和一種力量。」)她教學老練,口才便給,整本三民主義明顯是倒背如流,信手拈來就洋洋灑灑,風生水起。但整堂課聽下來又幾無贅字,效率奇高,叫人分辨不清這樣的教學風格究竟該說是簡約、或者華麗。 主義女神有一套獨創的教學模式:她的標誌是極其嚴格地限定著我們筆記三民主義的方法。比如這樣:「民族即民有也。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非一二人可獨佔。民權即民治也。從前之天下,在專制時代,則以官僚武人治之。民生即民享也。天下既為人人所共有,則天下之利權,自當為天下人所共享。」──民族、民權、民生,應用紅筆框起;民有、民治、民享,需由綠筆圈起;文中的每一個「天下」,則盡皆在底部劃上藍線。需要被註記在課本上的補充內容,她就字正腔圓、放慢朗誦,方便我們逐字逐句、準確無誤地抄寫。每個學期末她收去全班課本,檢查我們的筆記是否確實複製她課堂上各種精細的抄寫指示。任何重點,她都不厭其煩重複3次。「二十世紀不得不為民生主義之擅場時代也。」她說,不得不。不得不。不得不。 「主義女神」受著所有學生的歡迎。高中3年,我遇見的好老師不在少數,她是其中特別專業的一個。高一上學期時,我還對她的筆記方法困惑不已,嘗試陽奉陰違,透過自己的方式學習三民主義,然後就總在月考時一塌糊塗。 下列4位西方學者對於平等的主張,何者與孫中山先生所說的「真平等」、「平等的精義」觀念最為相近?…

【戒嚴生活記憶】莊瑞琳/戒嚴時代的觸覺生活

口述:黃荷生、黃文雄/整理:莊瑞琳(衛城…

【戒嚴生活記憶】許玉秀/解嚴了,然後呢?

許玉秀(司法院前大法官)2017/6/25 敢於回…

資深廣播人崔小萍女士3/11去世

資深廣播人崔小萍女士3/11去世,享年九十四歲。崔女士在生涯高峰期卻因白色恐怖繫獄十年,她在2001年出版的自傳「天鵝悲歌--資深廣播人崔小萍的天堂與煉獄」中,回顧了這段艱難的歷史: 「崔小萍在中廣,無怨無悔地工作過十六年,突然,有一天,她的聲音、她的名字在廣播網上消失了……。 誰也不知道她到哪兒去了,誰也明白她「失蹤」了,誰也不敢說,那就是白色恐怖時期的社會現象,謠言滿天飛!因為,在當年的「反共抗俄」時期,人人都要注意:「小心,『匪諜』就在你身邊!」在「懲治叛亂條例」的法條中,凡是被抓到的人,無一倖免,軍法獨立審判,無證無據仍然能判個無期徒刑。她,崔小萍,就是在幾十年前的四川初中學校裡,因為演戲得罪了幾個國民黨的職業學生,名列一紙黑名單之上,就使她陷獄十年!罪名是說她在十四、五歲時,做了什麼,犯了什麼……都已經過去了三、四十年,她如何有辯駁自己當年做什麼的證據?於是,被判定是「叛亂犯」!多少無辜良民,當年就是如此失去自由,這就是白色恐怖!」 相關資訊: 崔小萍獄中記 http://www.kingstone.com.tw/book/book_page.asp… 天鵝悲歌: 碎夢集:崔小萍回憶錄: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490537 崔小萍事件(檔案彙編/朱德蘭編) http://m.sanmin.com.tw/Product/index/001200847 圖片取自「景美看守所與白色恐怖部落格」,崔小萍被判刑後在日記寫下:「我是叛國者嗎?」 http://jmhrmcp.blogspot.tw/2010/12/突然消失的廣播天后崔小萍.html

他從大馬來台唸書,卻因白色恐怖在獄中12年:到今天我還不知受害的真相

自撰、受訪:陳欽生 採訪、整理:曹欽榮 圖片與資料來源:關鍵評論網…

回憶蔣經國、懷念蔣經國

台灣社會仍然面對著待除魅的蔣經國記憶,看…

《幽暗角落的泣聲》228事件受難家屬及研究者 阮美姝辭世

二二八受難家屬,也是二二八事件的研究者的阮美姝老師,傳出今天辭世,享年88歲。228基金會董事長薛化元教授對於阮老師的辭世,也在第一時間表達「非常難過」。 確實,阮美姝的一生都在為父親阮朝日的死追尋真相,同時將這樣的追尋過程擴大到對228事件以及那個悲慘時代的關注,因此,他也籌設「阮美姝二二八事件紀念文物室」,並成立「阮朝日228紀念館」,後來紀念館閉館後,還將所有保存史料捐給大學研究單位和神學院等處永久保存。 阮美姝的父親阮朝日,在228事件那時擔任台灣新生報的總經理,事件發生後,3月12日被國民黨政府逮捕,從此失蹤,行跡不明。不過,當時的阮美姝深信父親應該只是被關在牢中。 將恨寫入歷史…

女兒

女兒|作者:胡淑雯 編按:一九五三年,…

澎湖七一三事件的轉型正義

澎湖七一三事件的轉型正義|作者:台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 近日因台北市長參選人趙衍慶先生的故事於媒體廣泛流傳,澎湖七一三事件也得到高度關注,許多網友震撼於這段課本沒有教的台灣史。今年六月,在該案中遭到槍決的張敏之校長夫人王培五女士過世,我們曾經整理了相關連結,向王女士與其他眾多艱苦走過那個年代的受難者家屬致意,並提供有興趣的朋友深入探究。   如同許多坊間故事已經提及,本案發生後,家屬積極奔走營救未果,張敏之校長等七名師生速審速結地遭到槍決。其中張世能、明同樂、王光耀等人僅有十九歲,是白色恐怖時期被處死刑者中最年輕者。但積極營救的大老們並不服氣,在1951年六月由江蘇省籍國代談明華向蔣介石呈交報告書,認為此冤案影響青年情緒與政府威信,報告書指出張敏之與遭槍決的其他煙台各校學生在中國流亡遷徙的路線、時間點,與被控告的附匪情狀多所矛盾。蔣介石遂批示由參軍處向已經升任陸軍副總司令的李振清相詢說明。   案發時任澎防部司令的李振清在報告中直言,幹部與學生衝突肇因於前者未瞭解後者心態,處事又不適切。但將張敏之、鄒鑑校長誣為匪諜「似乎冤枉」,其對於「處理學生問題語多牢騷、態度強硬則為事實」,然「處之死刑實屬過份」。李振清直指39師政治部秘書陳福生以刑求逼供是「貪功好利」,而非出於愛國之舉,建議槍斃以慰人心,而39師師長韓鳳儀則是受陳蒙蔽,亦應負責,建議撤銷韓因本案所獲勳章,並撫卹張鄒家屬。   蔣介石因此再批示本案交參謀總長周至柔飭令原審機關保安司令部核議,保安司令部則以前次刑訊獲得之筆錄與自白罪證確鑿不肯復審,可是面對持續施壓的山東籍大老,總統府參軍長桂永清只好簽呈給總統兩個方案:將陳福生送軍法嚴究,其餘免為復審;或是全案送交復審。蔣介石在兩案中選了前者。   結果是,台灣省保安司令部僅以「傷害罪」(學生劉廷功等人遭毆)起訴,判處無罪,完全迴避陳福生炮制假案以貪功領賞一事。陳氏矢口否認用刑,而一同辦案的軍官也基於互相保護而口徑一致地否認有人用刑,這樣的結果與「送軍法嚴辦」的差距太大,參謀總長周至柔雖令再發回復審,但合議庭再度做出同樣無罪判決。戒嚴時期的司法正義至此關上大門,無人遭到究責。   此外,稍早時山東省主席秦德純、參議長裴鳴宇也曾聯名提請國民大會討論,但行政院長陳誠以恐影響美援為由取消提案。行政院則在1954年派國防部次長等拜訪張、鄒校長遺族,並致贈五千元慰問金。   這個槍決七人,獄中病死二人,全案株連共109人的大案,就在「政府遷台初定,如公然平反可能造成政府困擾」的「大局為重」定調下沈冤多年。嚴刑逼供炮製假案的韓鳳儀、趙傳斌等、主審案情的軍法官舒紹鴻等、主其事的陳誠、彭孟緝與李振清,連被蔣介石指明要嚴究的陳福生等加害者,均全身而退。儘管家屬曾得到一筆撫恤金,行政院公文也載明「張敏之死刑冤抑一案」,但家屬們在戒嚴時期卻從未得到任何平反文件,社會的歧視與特務的騷擾、監控如影隨形。要到案發五十多年後的補償條例通過後,部份案件當事人才獲得官方的正式補償與名譽回覆證書。   2007年民進黨中央常務執行委員會通過「紀念七一三澎湖事件決議文」,建請政府在事件六十週年紀念之前籌建紀念碑、並將相關事實載入史書以為後世警惕,張敏之校長家屬也致函行政院呼籲建碑,內政部在同年底發包工程並於2008年完工。碑文曾因事件親歷者之一的黃端禮先生陳情提出異議而略有更動,有興趣進一步探究的朋友,可以在坊間找到黃先生出版的專書。   整體而言,相對其他白色恐怖案件,本案在戒嚴時期即歷經司法究責的過程,實屬特殊,可惜在官官相護與最高統帥蔣介石定調的情況下未有結果。民主化後,本案部份受難者雖已得到補償,且有官方建立的公園與紀念碑,進入官方歷史,但無人為本案負起責任與其他白色恐怖案件一樣,是轉型正義的一大缺憾。   延伸閱讀:一般讀者可從以下幾篇回憶錄或口述史中瞭解當事人經歷,第六個連結則從專業研究者角度提供本案的脈絡與歷史條件,推薦閱讀。圖為陳福生無罪擬判的公文。   1.十字架上的校長-張敏之夫人回憶錄(書訊)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069085 2.王鼎鈞:匪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