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轉型正義!台大陳文成紀念廣場徵圖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台灣大學為替因白…

《政治案件檔案法》不容再拖

焦點評論:《政治案件檔案法》不容再拖 黃丞儀/中研院法律所副研究員、台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理事長 近日轉型正義議題甚囂塵上,許多人都很困惑,究竟轉型正義是什麼?為什麼民進黨成為國會最大黨之後,接連提了六個與黨產有關的法案?難道政治清算就是轉型正義?相對於民進黨提出二二八的真相與和解委員會,國民黨也提重設三一九槍擊案的真相調查會。發生在2004年的三一九槍擊案,是「轉型正義」適用的範疇嗎?究竟什麼是真相與和解委員會?為什麼此時此刻,轉型正義變成台灣最重要的議題?台北市市長柯文哲還說:「難道沒有更重要的事情嗎?」 或許是歷史的機遇,就在轉型正義成為時事焦點時,發生了憲兵扣押民眾收藏白色恐怖相關文書的事件。這件事情迅速引爆新一波的轉型正義熱潮,不分藍綠,紛紛表示:憲兵作法嚴重違反法治國原則。事後國防部的說法一改再改,更讓人懷疑這幾件公文究竟是何內容,讓軍方如此大費周章? 檢討威權時期統治 相較於民進黨立委踴躍提出的黨產法案,白色恐怖時期的政治案件檔案,就像塵封已久的冷灶一樣。除了先前民間社團草擬的《政治案件檔案法》外,政治人物對檔案文書這種「死人骨頭」,冷漠到近乎無情。事實上,歷史檔案才是推動轉型正義的關鍵。 台灣實施戒嚴近四十年,民主化將三十年,許多受到政治迫害的當事人不是早已過世,就是移居海外,就算還活著,記憶也衰退。然而,帶得走的是記憶,帶不走的是歷史紀錄,除非一把火燒了,像當年新店軍監燒掉雷震四百萬字的日記一樣,不然「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檔案可重現真相。 沒有真相,要談轉型正義,根本是畫餅充飢,不切實際。檔案裡面記載的,可能遠遠超過我們現今能夠理解的。或許有些現在慷慨陳詞、宛如正義化身的政治人物,當初根本就是監聽、舉發別人的合作者。惟有透過爬梳、比對各種威權時期檔案,才能夠慢慢解開「誰是加害者」這道謎題,也才能釐清究竟誰應該負起多大的責任。在欠缺客觀資料的狀況下,任何的指控都可能遭到片面反駁,甚至陷入泥巴戰、烏賊戰,逐漸混淆視聽,讓人搞不清楚到底在吵什麼。 轉型正義最重要的課題就是在檢討威權時期的統治行為,為何國家可以憑藉維持國安或台海穩定為名,大規模違憲、違法,侵害基本權利?這樣的國家是否仍具有統治正當性?當時參與情治偵防、刑訊逼供、起訴、判決的人們分別有何責任?案件是如何「做」成的?布建在各級機關、學校乃至公、民營機構的人事、保防等單位,如何運用手段,鞏固一黨獨裁?這些系統怎麼串起來的?誰下達指令?趨炎附勢、奉承拍馬、出賣背叛、狐假虎威,難逃歷史的重建。 惟有徹底檢討過去曾經犯下的錯誤,才能避免悲劇再度發生,讓下一代知道我們應該生活在什麼樣的國度裡面。但是,到現在連這些資料在哪裡,都還不清楚。國防部在扁政府時期移交檔案局一批軍法檔案,號稱已經將白色恐怖相關檔案徹底清查,為何現在還有檢舉匪諜的公文書流出市面? 透過法律徵集徹查 這次「憲兵扣押政治案件文書」給我們最重要的啟示就是:還有許多威權時期文書,散落在政府各個角落,其中絕對大多數可能因為已過保存年限,而面臨銷毀;即便流落私人手中,日後政府恐怕還要花大筆納稅人的錢,將原屬國家的檔案買回,令人感到無奈。 若要談轉型正義,第一步且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徹查威權時期各種軍事、情治、司法、人事、保防檔案,並且透過法律將國民黨黨部的檔案一併徵集,交由國家機關保存、整理、研究、公開,在歷史真相與第三人隱私取得平衡,重昭正義。籲速通過《政治案件檔案法》,設立真相與和解委員會,才落實轉型正義的要務。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

洪子瑜爭議與轉型正義歧路

洪子瑜爭議與轉型正義歧路|作者:吳乃德、…

期待「林輝煌們」的回答

期待「林輝煌們」的回答|作者:葉虹靈 (本文刊登於2015/3/17蘋果日報論壇版) 近日各界反對法務部提名林輝煌先生出任大法官一事,引發施明德先生日前在貴報的評論。施先生認為這些強烈的反對聲浪,其實抬舉了林輝煌先生,並且認為這樣的反對聲浪已與製造妖魔無異。(施明德文,http://ppt.cc/uJ2r)   像施先生這樣,指名黨政軍高層(而非林輝煌)才是造就美麗島案元兇的說法,在其他國家也很常見。身處壓迫體制內的中低階人員,面對究責時往往聲稱自己僅是聽命行事,毫無選擇與反抗空間。相對地,掌握高階權力的元首或統治者,則將責任推諉給下屬,聲稱自己並不負責低階事務運作,一切非法的拘禁或屠殺都是下屬濫權導致。如果這些說法都成立,顯然會導致從上到下,沒有人該為人民苦難負責的荒謬局面。然而大量累積的國際經驗與判例,顯示這些說詞越來越不容易被社會與法院接受。   主張壓迫體制中不同層級的參與者都需要對人權侵害負責,並不是說所有人的責任都是一樣的。如何判斷則必須回到具體脈絡中進行討論,這不是近年來林輝煌的美麗島身分第一次被外界提起,但他始終保持沉默,我們因此也難以得知他當年在多大的程度上被迫接受而無從選擇、是具有黨國信念或基於其他個人想法而積極承擔。諸多可能性在當事人願意揭露前,這個部分都仍是歷史的空白,是威權的過去與民主的現在之間的記憶斷裂。   反對林輝煌被推薦出任大法官,重點不僅在他個人,而是大法官職司對《憲法》下的法價值秩序做出解釋,民主的台灣在選擇《憲法》守護者時,除了法學素養外,更需要考慮人選對於長遠政治文化與民主發展的影響。我們不妨想像,若有美麗島案的受難者對於限制政治犯追訴的《國安法》,提出合憲性的質疑,林輝煌先生適合參與違憲審查嗎?施先生提及當年在威權統治下,多數人民皆為順民,然而這些人並未直接參與美麗島的起訴,也沒有機會成為大法官,自然不會受到同等的公共檢驗。   壓迫台灣社會近四十年的威權體制,不僅有施先生點名的蔣經國、王昇、汪敬煦與阮成章等人主導掌控,還有大量在各層級的人支撐體制的運轉,否則威權統治是無法維持的。談轉型正義會觸及他們的角色與責任,但追究真相的目的並非對個人的鬥爭,更不是製造仇恨,而是藉此能幫助我們了解,體制究竟如何運轉,人在什麼情況下會加入壓迫、傷害他人的行動,抵抗何從可能?對於威權體制的了解,是民主學習的一部分。   南非真相與和解委員會曾邀請前朝的法律專業人士如法官、檢察官、律師等舉行聽證,請他們回答兩個問題,希望能了解這些精英為何成為種族隔離體制的幫兇:「你為什麼不帶著抗議,甚至經常是狂熱地去執行那些明顯不公的法律?」「當你擁有裁量權來解釋或適用法律時,你為什麼始終做出協助政權與安全部隊的決定?」   期待我們有朝一日也能聽到「林輝煌們」的回答。

不該頒發獎章給洪光燦法官─台灣司法的轉型正義功課

不該頒發獎章給洪光燦法官─台灣司法的轉型…

歷史記憶衝突中的紀念博物館:英靈谷和中正紀念堂

歷史記憶衝突中的紀念博物館:英靈谷和中正紀念堂|作者:吳乃德 (本文發表於:2009年綠島和平博物館國際論壇) 西班牙和台灣這兩個新民主國家,英靈谷(Valley…

三十五年後,依然美麗島

三十五年後,依然美麗島|作者:葉虹靈 …

台灣威權歷史之牆何時塌

作者:葉虹靈、黃長玲   在 25 年前的…

去蔣化論述收集

去蔣化論述收集|作者:黃長玲、葉虹靈等 …

記憶另一起二二八的責任(葉虹靈)

(本文發表於2014年2月28日天下雜誌獨立評論,作者為當時台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執行長葉虹靈) 逝去的不祇是母親和女兒 大地祥和,歲月的承諾 眼淚深深湧溢三代不冷的血 在一個猜疑黯淡的中午 告別了愛,慈善,和期待 逝去,逝去的是人和野獸 光明和黑暗,紀律和小刀 協調和爆破間可憐的 差距。風雨在宜蘭外海嚎啕 掃過我們淺淺的夢和毅力 逝去的是夢,不是毅力 在風雨驚濤中沖激翻騰 不能面對飛揚的愚昧狂妄 和殘酷,乃省視惶惶扭曲的 街市,掩面飲泣的鄉土 逝去,逝去的是年代的脈絡 稀薄微亡,割裂,繃斷 童年如民歌一般拋棄在地上 上一代太苦,下一代不能 比這一代比這一代更苦更苦 ─楊牧,悲歌為林義雄作 一九八零年,距離二二八事件已逾三十年,但此議題仍是島上禁忌,要再過六年才有台灣人權促進會舉行紀念座談首開民間先例,為翌年啟動的平反運動之發軔。此後隨著民主化的進程,二二八平反風起雲湧,不但已有國定假日,近年來總統例行道歉、賠償金發放,官方先後發布兩次調查報告,釐清事件始末與官員責任歸屬,達成階段性的轉型正義目標。但發生在八零年二月二十八日的另一起悲劇,雖然當事人的人生看似已翻過新頁,但歷史與正義的頁面,尚有許多空白待補。 這件造成三死一重傷,後被濃縮為「林宅血案」四個字的悲劇,隨著當事人持續投身政治具有的全國知名度,對社會來說,似乎相當地淡去了事件本身的悲愴,模糊了它原本該在社群中所處的記憶定位。既然家屬已然走出陰霾,案發地點也成為傳播愛與信仰的義光教會,我們如今是否需要、為何需要、應該如何記得這件事?試著回答問題前,不妨先回到事件本身。 案發翌日,警政署專案小組公佈第一次偵查報告的勘驗所得:「屍體三具,相驗結果:1.林游阿妹,身中十三刀,計前胸六刀,後背三刀,右指抵抗一刀,左手臂後三刀,頸部一刀係致命傷。2.林亮均、林亭均,均背後一刀深及肺臟喪命」,她們分別是60歲與6歲。倖存的林奐均時年九歲,背部傷口五處,左前胸口一處。一週後,刑事警察局長曹極在省議會表示:「有萬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的信心可以破案。當時被官方與媒體設定的犯案對象性質是:匪諜、台獨、國際陰謀份子三合一敵人;具體人選則有時常來台、與黨外人士交往甚深的外籍學者家博(J.…